達悟故事
Yayo 椰油部落
Yayo,指有豐富的食物之地,商家林立,在蘭嶼六個部落中最熱鬧。椰油部落的傳統領域從椰油溪與漁人部落為界,到紅頭岩與朗島部落為界。部落的左右後方,為主耕作地和果園,種植蔬菜、地瓜和芋頭等作物。部落前方的海域則為椰油部落的主要漁場,而重要祭典儀式的舉行則是在部落右前方海灣的灘頭。椰油部落也是蘭嶼地區的行政中心,及貨物進出口的主要運輸要道,為島上主要的集散中心。背山面海,居住人口約有30%的非達悟族人在此生活,以外來投資者及公務體系人員為主,因此和其他部落生活樣貌有所不同。過去的傳統住屋呈緩坡地勢搭建而成,後來各個行政單位在這裡設立後,開始有水泥建物,包括公家機關,大型飯店等。
Iratay 漁人部落
Iratay,意指平坦而寬敞的地方。位在蘭嶼南方,界在紅頭部落和椰油部落之間,為蘭嶼機場所在地。部落的居住型態成橫長形,土地面積比起其他五個部落都小,耕地與漁場也較小,部落的左右後方是耕作地,而部落前方則是漁場和舉行重要祭典的灘頭。部落裡主要休閒與聚會的地方是漁人教會前的長廊型涼亭與,教會的新教堂也是目前教友在做禮拜的地方。教會右邊的芋頭田呈現石梯型,梯田左邊的天然冷泉是部落過去主要取水及盥洗的地方。1940年代,政府選擇了較平坦寬敞的漁人部落建設機場,成為全島對外最主要的出入點,另外來有電廠,蘭恩文教基金會等設施。也因為蘭恩基金會成立於此,為漁人部落提供了更多的藝文活動的參與機會。
Imorod 紅頭部落
飛魚傳說的起源—紅頭部落,位在蘭嶼的西南方,傳統的地界是自現在的核廢廠至紅頭溪,與漁人部落為鄰。背山面海,坡度較其他部落大。紅頭溪為主要灌溉水的來源,部落後方及右邊到青青草原是主要耕作地,植地瓜和芋頭等主食。八代灣和小蘭嶼是部落主要海洋漁獵範圍,部落灘頭為重要祭典場所。部落前方小八代灣處是祖先長眠之地。現今人口約有80%的達悟人和20%的漢人混居從事商業行為。因距港口與機場近,所以對外開放性較高,移入的人口也較多。部落內的蘭嶼鄉衛生所為守護蘭嶼人健康的唯一單位,唯一的郵局也在此部落,而爭議最大得核能廢料貯存場也在紅頭部落傳統界線的末端。
Iraraley 朗島部落
I-raraley指有禮貌,道路還沒開通前,朗島是東清部落和椰油部落之居民的必經之地,因此朗島部落見人就打招呼的親切行為,便被稱做有禮貌的部落。朗島部落在椰油部落及東清部落之間,在蘭嶼六個部落中領域是最大的,部落比其他部落有較多的奇岩異石。居住地地勢平坦,分為下部落以及上部落,下部落目前為老人家居住的空間,而政府興建的國宅便建在部落上方的山腳下,稱為上部落,是年輕人的居住地,形成傳統地下屋和水泥屋以及兩種世代對比的現象。部落耕作地為左右兩側,後方山地為果園地,且朗島部落腹地甚廣,擁有廣大的潮間帶及前方海域。下部落前方的灘頭為舉行招魚祭等祭典活動之地,曾經紀守常神父參與了部落招魚祭活動,打破教友對傳統祭典迷信說的概念。
Iranmeylek 東清部落
位在蘭嶼東北岸,是台灣第一道曙光照耀的地方,傳說這裡是天神下凡之地。部落南自蝴蝶園旁的溪流到野銀部落,北到雙獅岩和朗島部落為界。背山面海,部落左右後方是田園耕作地,居民擁有各自的田地,自行引水灌溉芋頭田和種植根莖作物、果樹等。部落前方美麗海灣的灘頭是祭儀活動的地點,天然珊瑚礁岩是部落婦女採集海菜之地,海域則是男人從事海上活動之地,而祖靈居住地是部落左方茂盛的叢林。山林海洋資源豐富,當地人常說:「山林是我們的倉庫,海洋是我們的冰箱」以表感恩之情。
Ivalino 野銀部落
Ivalino指馬鞍藤之意。位在蘭嶼東南方,從接吻谷至東清溪與東清部落為鄰。部落居住空間分為傳統聚落空間和現代水泥房,傳統屋為老人家為主,水泥屋則是年輕人居住地,兩者並存出現在聚落中。部落左右兩側和後方森林是部落耕作區,右側種植芋頭,左側種植地瓜、小米、山藥等等。距離部落約200公尺為部落灘頭,船屋設置在灘頭上方,與其他部落船屋平行搭蓋的方法不同,隨地形緩坡興建,具有特別的視覺角度。部落前平坦的珊瑚礁岩是婦女採集潮間帶的海菜和男性拋網捕魚之地主,主要魚場是在部落前方海域一直延伸到小蘭嶼附近。野銀部落也是目前島上唯一保存了最完整的傳統部落空間、蘭嶼世代流傳的文化知識寶庫,也象徵島上最具有深度發展與研究潛力之地,能保有傳統住屋,是野銀部落對祖先傳統文化所堅持的信仰。